揭秘盗墓史上令人震惊的奸尸现象(2/18)
《后汉书》编撰者范晔在书中还交代了引起赤眉军淫兴的原因,这些女人身着金缕玉衣,死了多年仍栩栩如生。试想,这些能进入皇帝后宫的女人,生前应该是非同一般的美,难怪那些整天在男人堆里的起义军会如此这般。当然实际原因不可能是生理动机一条,其辱尸心理应该很复杂。吕雉死时已是61岁,活着时身体也应该没有光鲜了,再美又能美到哪?何况至赤眉军盗墓时已逾200年了,应该很丑了。所以说,辱尸泄恨应该是直接动机。此事发生在两千年前,可见中国盗墓贼的奸尸行为,还是颇有历史渊源的。
也许有人说,《后汉书》所记未必真实,联系一下当年的现实就可知道几分真相。人吃人应该是最不可能的吧,但赤眉军起义年代,偏偏这样的事情就颇常见。“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赤眉虏掠无所得,十二月,乃引而东归,觽尚二十余万,随道复散。”当年闹大饥荒,这“人相食”不就是人吃人嘛!对比起来,赤眉军的“奸尸”算是小事一桩了。
《搜神记》卷十五中讲了17则与墓冢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是讲冯贵人死后七十余年尸不腐颜如故一事:“汉桓帝冯贵人,病亡;灵帝时有盗贼发冢,七十余年,颜色如故,但肉小冷;群贼共奸通之,至斗争相杀,然后事觉。后窦太后家被诛,欲以冯贵人配食下邳陈公达;议以贵人虽是先帝所幸,尸体秽污,不宜配至尊,乃以窦太后配食。”
也许有人说,《后汉书》所记未必真实,联系一下当年的现实就可知道几分真相。人吃人应该是最不可能的吧,但赤眉军起义年代,偏偏这样的事情就颇常见。“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遗人往往聚为营保,各坚守不下。赤眉虏掠无所得,十二月,乃引而东归,觽尚二十余万,随道复散。”当年闹大饥荒,这“人相食”不就是人吃人嘛!对比起来,赤眉军的“奸尸”算是小事一桩了。
《搜神记》卷十五中讲了17则与墓冢有关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是讲冯贵人死后七十余年尸不腐颜如故一事:“汉桓帝冯贵人,病亡;灵帝时有盗贼发冢,七十余年,颜色如故,但肉小冷;群贼共奸通之,至斗争相杀,然后事觉。后窦太后家被诛,欲以冯贵人配食下邳陈公达;议以贵人虽是先帝所幸,尸体秽污,不宜配至尊,乃以窦太后配食。”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 ←左 右→
幻灯播放
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