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收接受大公网财经访谈实录
张全收: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张代表再次来到大公网作客,首先请您和各位网友认识一下。
张全收: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那么我们还是先来关注一下张代表今年来参加两会带来的提案主要是关注哪些方面的?
张全收:我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是我们农民工就业的事儿,农民工养老保险对接的问题;还有我现在也当7年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了,因为我们国家正在新农村建设,以及土地流转的事情这两方面问题。
主持人:那么首先请您跟我们讲一下,您刚才提到的关于农民工用工问题这方面的话题。
张全收:农民工用工问题我在这里建议了,第一是农民工养老保险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呼吁,现在省内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对接了,这个养老保障的关系。完了之后农村与城市也可以调换了。但是省与省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80、90年代一直到现在还不能自己流转,所以我还是建议我们国家的农民工也好、工人也好,实行一人一本一卡通,实行全国可以流转,使我们的农民工兄弟将来老有所养,老有保障。
主持人:那这份提案目前来看是不是已经有一个什么样的具体的进展呢?
张全收:这个提案我们在提,我们国家还正在改进,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提出来这个建议和议案它需要这个过程,会权衡各方面才能出台新的政策。
机器不能代替大部分农民工
主持人:那么我们再接着来聊一下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因为随着现在科技的发达以及自动化的发展,是不是会影响农民工在城里就业的几率?
张全收:这个问题我是业内人士,这一年来我一直在从事人口密集型的企业,还有很多用人的企业,对农民工就业这一块,你刚才谈到会不会机器能代表了现在的农民工,用工方、企业用人是不是将来用机械化可以代替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机械化代替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不能代替,因为它的工种比较多。如果全部靠机械化代替,那个这个难度就大,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么目前来看我们农民工在城里的就业率现在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张全收:现在是这样的过去我们的发展都局限于一个沿海城市、发达地区。你看过去我们都是在广东、珠三角、长三角,现在中部也开始发展了,各个省份、各个地市都在招商引资了,使我们的发达地区都在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变成了内地的企业都在发展起来了,分散的发展了,使农民工都不局限于原来的沿海城市、发达地区,现在都到内地来工作了,所以现在各方面都还是比较不错。
主持人:那么就像您刚才说的,现在农民工就业不仅仅局限于沿海地区,包括内陆城市也逐渐的扩大农民工的就业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但是我们也发现农民工可能就业率提高了,但是多数都集中在一些短工或者零工这种形式上,对于这点您怎么看?
张全收:这样,是这样的。有高科技的产业、有低科技的产业、有普通的产业,所以它用工的是每一个企业它都是定单式的。你像一些企业定单式的,有的是上半年的定单比较多,有的是下半年的定单比较多,有的中间这几个月的季度它定单比较多,使这且企业如果没有劳务派遣,没有这方面的用工,短时间的用工,它就不便于。如果它要没定单的时候,要养他就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如果有的短期工一旦它的定单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扑过去,帮助企业解决这个用工难题。如果要靠它自己招,定单来了,招不到人也是麻烦。没有定单的时候养工人也是一个负担。主持人:所以这也和企业的它的一个用工情况是相关的。
张全收:对,劳务派遣这些年来不管怎么样吧,我们在2008年对《劳务派派遣暂行实施条例》规范了之后,一直实施到现在,使我们国家在发展中还是走得比较顺利的一个行业,比较热门的一个行业。
要使有学历的人都变成蓝领和技术工人
主持人:那么总的来说,我们如何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农民工他一旦选择一个岗位之后,可以长时间的能够在这个领域里面发光发热,不至于说我可能今天在这个单位打工,明天可能又要辗转到别的单位上。
张全收:它现在不是我们国家也在提倡吗,把一些大中院校的学生,本科学生,他们毕了业之后,虽说他学专业技术学校,但是还要更深度的用我们国外、欧洲那些一种培训模式,培训方法,让他们培训的更深是可以。再一个,对这个企业来讲,一定要定单式的培训,什么叫定单?这个企业它用到这方面的工人,你才能给他培养这种工人,不断培养培训这些工人,他到了岗位就能直接上手,否则的话,我们像上学一样,你搞了一个大专院校,培养出来各个领域都有,到实践又适应不了。是这种情况。
主持人:还是要加强对农民工培训这方面。
张全收:对对对,技能培训。使他们这些有学历的人都变成蓝领、技术工人。
80、90后工人和他们父辈要求的不一样了
主持人:那么我们也了解到,目前可能在沿海一带,又出现了,就是持续出现了一种用工难题和招工荒的这样一个情况。您是怎么来看待这种现象的?
张全收:这个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在发展中都会存在很多的矛盾,没有矛盾是没有发展。更多的企业,有的是企业它的用工方法和方式的问题,有些是它的产能,价值高低的问题。比如说它的企业利润很高,招工的价位,职工的工资放得就高,他的招工就好招收。如果他的工资低,它的收入,它的本身的利润就低,它的收入也必须低,工资得也比较低,造成了它用工难,用工方招不到工人。其实现在我们国家为什么用工荒,为什么用工难,招工难,它因为这个,过去我就说了,各个省市都局限于一些沿海城市,发达地区,现在全国各个地市、各个省份都在发展航空、旅游、高铁,到处都在用人,所以变了人力就比较分散。如果你每一个企业也好、每一个单位也好,你的工资不高,还是条件不好,你都难以吸引一些这些条件比较好一些的蓝领也好,技术工也好、普通工人也好,都是这样。
主持人:所以从企业方面,也是要加强自己对于农民工,或者对于用工情况的一些无论是待遇,还说提供的岗位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改变是吗?
张全收:现在80、90后的工人跟过去不一样,过去条件比较差,只要有工作做,工资高的就可以了。现在的80、90后的工人,他就条件都好一些,一般的家庭生活都能过得去,就是去找工作也能找比较轻松一点,上班时间比较短一点,工资比较高一点,要求的就比过去就不一样了。60年代跟70年代务工的跟80年代、90后年代的人那是恰恰两马事儿。
主持人:那就现在农民工外出打工,他对于岗位还有待遇的需求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我们相对应的用工情况也是要发生变化和调整的。
张全收:这方面有几方面,对务工的来说,不管是你有技术的还是没技术的,你的心态要明白,我去过清华大学,也去过山东大学,也去过武汉大学。因为我也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农民,小学毕业的一个务工者,但是我一路走来,我跟他们有同感,每一个人如果要想在城市也好,在某一个领域站住脚的情况下,你必须把自己的位置要放低一点。万丈高楼平地起也好,是金子永远都会发光,这个语言是我们农村传下来的。其实每一个人,你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你要去艰苦的奋斗,靠几个聪明的智慧,拼搏的精神,勤劳的双手,将来你会走上富裕的道路。还有一句话,人家企业家说了三句话,第一局话“挣小钱,靠勤快;挣中钱,靠智慧;挣大钱,那是靠管理”。所以每一个人,根据不同的人群,每一个人的都有每一个人的聪明度不一样,他的学历高低也不一样,出生的家庭也不一样,他对自己的信心也不一样,有外向有内向。不管你是哪方面的条件,你要适可而止,适可而止,你找出自己应该爱好的行业,你去做你自己的事情,要想得太高,就从头开始,从最低做起,将来你会一个普通打工的,也可能当上经理、部长、科长,什么都可以当上,也可以当上大老板。我们都不容易啊,作为我来讲,从小是个卖苹果的、又爆过米花、搞过建筑、干过砖瓦厂、修过铁路、卖过馒头、开过饭店、去过钢铁厂、做过油漆工、卖过…、跑过客运,到今天也算是小小的成功吧。所以我们告诉我们的网友们,你们做什么一定要有信心,前几年我们温总理也说过“信心比黄金都贵”。每一个人要有理想和抱负,要有一种斗志,不要怨天,不要怨地,更我们埋怨自己。什么家庭条件差了,那都不是理由。不要想着政府是给一种支持,不要靠爸爸妈妈,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拼搏的精神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去面对自己的选择。
普通务工者认准一个企业就要好好去工作
主持人:这是您从这个求职者的心态来给我们广大的年轻的网友在求职当中,给他们的一些建议和自己一些切身的感悟和心得啊。那么我们再来说一说,就像您刚才提到的,您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然后先是到了南方去打工,之后才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也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工创业的过程。
张全收:我去打工的时候,我一毛钱都没有,我借了200块钱,买了170块钱的车票,剩30块钱舍不得花,又丢掉了,有被车上的人给偷走了。下了火车我从广州到了深圳,我是一毛钱没有下车,找了老乡,借了25块钱,欠帐租了一个铁皮房,6平方,睡的是水泥地,枕的是砖头,捡了一个烂凉席,到今天我家也有了,也当上了小老板。所以说也有上百万的农农民工跟着我做事,我现在不单是我这些年来我跟他们有同感,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又当上他们的带头人,我也总结了我把我们这些年来摸着石头过河总结出来的经验,让他们怎么样挣到钱,怎么样我带动他们,我也有很多的一套经验。
主持人:我们还是接着刚才的话题先来聊一下,就像您最初到南方去打工的时候,条件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一步步发展到这一步,在我们看来,是不是农民工创业它比白领创业、比大学生创业更难一些?就结合您自己的创业过程讲一下?
张全收:这个是没什么,我觉得也不是这样,它不是说普通的农民工出去创业,大学生出去创业,跟大学生不一样。大学生有大学生的优势,大学生他可以真正你有一定的条件,你的素质、你的修养、你的知识达到那个级别了。比如说你跟着一个老板,老板看你很勤快,又很醒目,做事儿又很利索,老板很喜欢你,他愿意给你高薪,你也马上就在他那胜任了,这是对一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但是对于普通的这些务工者,他们只要到一个地方,认准一个企业的工作,你要好好的去工作,不要矿工、不要请假,你都是一个80后、90后,你不要晚上上网上一夜,第二天不好好的干,对自己又没有信心,今天的钱,今天花完…,那越做越没劲。所以给家里也减轻不了负担,对自己来说人生往前走还不知道方向是什么,往哪去,是这种情况。
农民工没活儿干我们也发工资
主持人:那目前来看,这个改革的呼声在举国上下其实是非常的高的,而且很多人认为今年是改革的落实年,不知道在张代表看来未来的发展当中,哪些改革政策可能会对我们农民工就业包括民营企业家创业来说会提供一些有利的机遇?
张全收:是这样的,我们这一代新的领导人,十八大以后。不单是对我们国家治理方面,以及企业的发展还有农民工就业这块都关注的比较多。我相信将来是越来越好,你比如说我们的养老保障问题正在不断的改进,你比如说我们政府这一块,方方面面,八项规定啊,还有公车私用的问题,等等等等的问题现在都在改进。我们作为代表来说,这任的工作做的力度还是比较大。
张全收:您在自己经营公司的过程中,据说还创立了一个自己的“全收模式”,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个这个“全收模式”具体是什么?
张全收:这个我们刚开始我们也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从工作中…要总结农民工他进城务工,到企业去务工,他在想什么?怎么样做的合适?怎么样有保障?所以这一年来我们的经验不管是这个模式也是专家,跟我们说我们这个模式很好。我就是以我为带头人,以公司为平台,我们平时要保证老的合作客户的发展新的客户、抓住大的客户、抓住有实力的客户、抓住那些上市公司跟它进行合作。这样合作它来管生产、管质量,我们把工人管好,工人的吃、住、行、管好,这是我们的任务。对于我们跟工人来讲,以我为带头人,以公司为平台,把公司建的更大一些,让更大的农民工招待来、留来住、培训好、跟踪管理、包年薪、包这一年最少挣三万五到四万,包月薪,2014年包吃包住最低3000,最大疾病,意外伤害实行全包,16以上45岁以下,只要会干活的我都全包了。聪明的给个聪明一点的活儿,笨一点的给一个简单一点的活儿,家里盖不起房子的,没钱盖房子的、娶不到老婆的、没钱娶到老婆的,我们都是保证你挣多少、保证你有活儿干、保证你吃饱饭、保证你拿到满意的工资,让你回家建设美好的家园。
主持人:如果您在保证农民工的这些,比方说包年薪、包月薪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困难?
张全收:这个因为我们已经这些年了,十来年对人力资源开发也好,当2008年政策规定了之后,我们劳务派遣也好,我们在这方面做出来还是没有什么困难。
主持人:就是这些还是能够实现的。
张全收:都能,一定实现。不单是实现,已经几年就是这样做的。农民工没有活儿干,我们也发工资,为什么?那没活儿干是我们公司的事儿,因为我们跟企业签订合同都是有一个基本的保障,保障法一天上多少小时,一个月上多少天班,使他们才有保障。你像一个普通的务工者出去务工,他自己去找工作,有活儿干有工资,没活儿干没工资,一月的工资三天就花完了,所以。
主持人:没有一点保障。
张全收:没有一点保障,所以我这个司令为什么当到今天,就是我能保证他们家盖楼、保证他家买车、保证他家能娶媳妇,这就是我的做法,也是我们变成我们的模式了。
主持人:话虽然很朴实,可是心愿还有您一直做的这个事情,我们确实能够看到,确实为农民工着想。对于未来的您的这个行业的发展,包括对于未来农民工就业您有什么样的期望?
张全收:期望,我们要两条路去走,对我们这个模式,目前我们的规模要继续扩大,做的更好一些,让高多的农民工受益更多一些。另外再一条路子,我们随着南方的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我们中原经济区发展、航空港经济区在发展,很多的企业落户到我们河南,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世界500强,还有大的企业,落户了之后他还用更多的人。我们不单是在做一些普通农民工的安置工作,还要下一步加大准备建立一个农民工实训培训基地,就我刚才讲的,让我们引进国外的一种培训模式、方法、经验、用我们合作起来,把我们的这些普通聪明一些的工人,以及一些大专本科的学生,让他们变成蓝领工人,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拿到高的工资,这是我们未来的走向和我们的想法。
主持人:好,感谢张代表在我们节目当中的分享,也希望您的这些想法在未来的时间都能够实现,感谢您,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今天节目就是这样,再见。
张全收: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