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机构
名家汇总

简介

宋清辉

知名经济学家,著名财经评论员、独立撰稿人、专栏作家、公共关系专家,证券日报、法治周末、时代周报等多家媒体社论特约评论员,在大公网、全景网、新浪财经、香港信报等海内外多家媒体开辟有专栏,曾在监管机构担任顾问等职。他所发表的观点论述经常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发密切关注。

  • 宋清辉:两会新常态决定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向

    一年一度的两会如约在2015年3月份召开,决定2015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国经济走向的关键指标也正式公布。实际上,这次两会的节点不同寻常,是一个具有标签意义的时期。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间节点,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和结构调整的紧要时段,其实这也正是新常态深化的表现,而经济新常态的深化表现两会上已经都有所表明。
    分享
  • 宋清辉:民营经济应多从自身探病因

    尽管政府一直在大喊要发展民营经济,但政府同时又是民营经济最大的拦路虎,实体经济领域中的“国进民退”通过垄断将大量民营企业的梦想掐灭。政策、信贷、投资来源、项目审批、企业规模、政治影响力等优势全部集中在中国的国企手中,民营企业多是要靠凭借自身努力拼搏,因此自然会有更大的压力。
    分享
  • 宋清辉:淘宝工商总局大战伤的是消费者

    打击假货的道路还很漫长,尽管淘宝曾经努力过,但也不宜以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如果又被国外列入黑名单,想再发动舌战就每没那么多人支持了。所以说,这场舌战还是忘了为好,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得舒心。
    分享
  • 宋清辉:内地资本外流香港成主力军

    国内企业在香港创立公司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更有和国际接轨因而高大上的感觉,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融资便利、政策优待成为内地资本热衷于涌入香港的主因,若我国资本市场依然保持相对封闭的状态,或会有更多内地资本流向香港。
    分享
  • 宋清辉:机关养老制度改革应兼顾公平与利益

    钱的解决问题关系到养老制度改革的成败。可以通过国企增值加大对养老金领域的倾斜,通过央企分红,削峰填谷弥补社保金缺口;还可以通过政府转移支付方式等,让养老金盘子更大、更健全。
    分享
  • 宋清辉:深港通比沪港通意义更大

    深港通的核心不在于“通”而在于“融”,如两地在金融、法律等众多方面进行全面融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深圳与香港的地理位置非常便利,两地包括资金流、信息流、投资理念等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预计深港通推出后对两地的发展都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前提是如何根据实际形式来制定游戏规则。
    分享
  • 宋清辉:深圳限牌有损政府公信

    随着限购的出台,市民的购车成本、压力必然会增大。不过广东这么大,有些市民会通过一些机构到东莞、惠州等地买车;有些市民怎会通过“关系”优先买车,当然要花大笔银子。
    分享
  • 宋清辉:粤港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港企更有利

    整体上讲,服务贸易自由化说到底,对香港方面更为有利,如为支持香港人北上创业,对个体工商户做了更大更广的开放。采用正面清单扩大开放的部门新增27项开放措施,其中个体工商户新增开放行业84个,累计开放行业达130个。此外,根据《粤港协议》,香港企业还可以在广东新增的试点地区,独资设立娱乐场所,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分享
  • 宋清辉: 房地产步入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新常态

    我国房地产业非常需要注重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如通过城乡一体和城乡协调发展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同广大农民的多样化需求相结合,真正实现去房地产泡沫的新型城镇化。
    分享
  • 宋清辉:海外投资让“养命钱”保值增值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社保基金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的迎来一次重要变革: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对已经运行了14年的全国社保基金做出了全方面的规范,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保基金放开海外投资,值得老百姓期待。
    分享
  • 宋清辉:2015年中国将继续货币宽松

    上周五的中国央行时隔两年来的首次降息有点意料之外,被视作中国政府所坚守的不因稳增长而搞强刺激的政治底线被打破,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降息只是开始,明年将还会再次降息,中国已经步入了降息通道,而且这一频率将会持续到明年。
    分享
  • 宋清辉: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关系

    互联网金融崛起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存在发展的社会基础,只要政府加强监管完善服务,引导其健康、有序的发展,不遗余力地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和规范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在国际上的领先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分享
  • 宋清辉:两车合并意在中国高铁世界标准

    中国北车和南车在分开15年后的再度合并,两者相加无疑将成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巨无霸”,此举有利于“巨无霸”通过更完备、更低廉的报价赢得更多海外订单。
    分享
  • 宋清辉解读四中全会:用法制改革撬动全面改革

    四中全会结束以后,按照过往案例,依法治国的升级版方案将进入落实周期,围绕此次会议精神的学习将会在全国掀起,中央和各地也会开展一系列活动,宣传会议精神、部署落实措施等。渴盼中国法治向前大步推进,期待依法治国方略能够落到实处。
    分享
  • 宋清辉:解读四中全会后股市格局和机会

    公报用“一个目标、五个体系、六大任务”很好地回应了民众对法治中国的期待和需要,包括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有法必依;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公正司法;继续推进反腐制度设计,规范约束权力运行等等,这份公报都做成了完整的阐述。
    分享
  • 宋清辉:变革中资本市场与媒体公共关系

    未来,媒体和财经公关行业的转型是必经的一环。多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不乏造假者,前有银广夏,后有绿大地、万福生科,今有南纺股份等,究其根源在于我国的证券法制化不健全,在目前监管层行政监督效率难以大幅提升、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发挥新闻媒体的第三方监督作用,有助于能让少数造假技术含量较低的造假者露出大尾巴。
    分享
  • 宋清辉:中国凭什么成世界经济霸主

    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中国共计用了140多年的时间,打破了美国自1872年以来世界老大哥的地位。此举,标志着全球政治经济中心由西方到东方的快速转变。
    分享
  • 宋清辉:国务院31条并非上海自贸区贺礼

    在上海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之际,国务院送出31条开放贺礼意显得味深长。实际上,国务院的这个大礼包,并非是送给自贸区的厚礼,高层是希望借助这些法律、政策变化在自贸区作出探索,在条件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分享
  • 宋清辉:李嘉诚超级富豪团来京谈什么

    近日的这则香港工商界访京团的新闻,不难理解港逾70位包括李嘉诚李兆基等富豪专才访京的目的,以董建华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与官方代表团进行了超过两个小时的会谈,主要涉及港商如何参与内地投资。
    分享
1
2
3
征稿finance.tkp@takung.com.cn
finance.tkp@takung.cn
大公网言论专栏,欢迎网友就各类财经事件和金融投资来稿。稿件要求观点理性、逻辑自洽。本网将择优发布,并付稿费。

大公财经微博

大公财经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