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机构
名家汇总

简介

林伯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Santa Barbara)。现任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能源经济学。

  • 林伯强:能源革命需转变计划思维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能源革命的概念和五点具体要求。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等在内的能源革命,对于保障中国的未来能源与经济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在现实中贯彻和执行。
    分享
  • 林伯强:页岩气发展需要引入民间资本

    中国现阶段离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开采还有比较长的路。首先,必须推动技术创新,防止页岩气开采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其次,要明晰和保护产权;第三,需要推动技术创新;第四,需要培育和建立开放无歧视管网输送。页岩气大规模发展任重道远。
    分享
  • 林伯强:煤炭资源税改革恰逢其时

    近年来,政府部门曾多次发文清理涉煤收费基金,但是效果很差。当前,地方政府需要顺应煤炭形势,降低煤炭收费一方面可以减少煤炭企业的经营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应对即将出台的煤炭资源税改革。
    分享
  • 林伯强:煤价下跌是受环保影响?

    引发雾霾的原因很多,大量的能源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雾霾多发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理雾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对煤炭消费的限制和替代。伴随着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是价格快速下调和行业效益的整体下滑。毫无疑问,煤炭价格的下降是导致行业本轮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
    分享
  • 林伯强:构建中国煤炭体系主导全球市场

    最近中国煤炭生产企业的股价可谓惨不忍睹。相比它们的最高峰时期,几乎都跌了70%以上。除了中国股市大系统低迷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环保与转型的压力下,投资人士看淡煤炭企业的前景。事实上,这可能是一个极大的误区。煤炭有可能重新成为投资者值得信赖的行业。
    分享
  • 林伯强:发展能源金融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能源安全会有不同的定义。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受制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外部的国际形势,能源安全(如何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以及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便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分享
  • 林伯强:国际动荡倒逼中国石油金融市场发展

    国内研究表明,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相对有效,其运行是成功的,为中国争取国际石油市场影响力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未来仍须吸引更多的境外交易者参与,提高燃料油期货市场的信息承载量和辐射能力,争取成为亚洲的燃料油定价中心,进一步提高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
    分享
  • 林伯强:勿夸大环保对煤价的利空影响

    对产煤大省的地方政府来说,首先应该对煤炭产能有客观判断,通过淘汰落后、剩余产能,平衡煤炭整体供需水平。保证煤炭企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稳定价格是目前政府和煤炭企业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分享
  • 林伯强:中俄能源合作存在“需求”博弈

    中俄能源合作不容易,过去进展也相对缓慢。虽然中俄能源互补性强,但是,能源合作基本上还是“谁更需要谁”的博弈,而不完全是简单的商业行为。
    分享
  • 林伯强: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时机已到

    通常说的绿色电价机制,其长期目标就是建立配额制和绿色证书交易体系,将政府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调节有效结合。根据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时机应该成熟了,并进一步将其与可交易绿色证书机制配套,随着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促使可再生能源逐步在经济性上参与电力市场竞争。  
    分享
  • 林伯强:能源革命下的经济发展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从我国能源现状出发,选择“能源革命”作为国家长期战略,以应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分享
1
2
征稿finance.tkp@takung.com.cn
finance.tkp@takung.cn
大公网言论专栏,欢迎网友就各类财经事件和金融投资来稿。稿件要求观点理性、逻辑自洽。本网将择优发布,并付稿费。

大公网微博

大公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