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的10个预言 中日双方关系彻底破裂可能性不大,两国都很清楚钓鱼岛的意义,尚不会挑起国家间的武装冲突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葛江涛、钱贺进,特约撰稿吴浩 | 北京、上海报道 编者按 在经历了紧张而变化重大的2012年之后,中国的周边形势将面对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就2013年中国周边的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局势,《瞭望东方周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该院亚太安全与外交研究室主任张洁进行了预测。 他们分别是《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3)》和《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3)》的主编者。这些著作以亚太或中国周边战略、安全环境为主线,集合了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机构研究人员的成果。 李向阳认为,对于中国周边环境很难简单地用恶化或改善来概括。 在中国和平崛起进程加速的同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换句话说,无论区域内外的国家都在对中国的实力与国际地位作重新评判,进而对中国的政策和行为给予新的解读。 但无论如何,这些变化毕竟标志着中国的周边环境正进入一个特殊的转型期。它是中国和平崛起与外部干预互相驱动的结果,也是中国成长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 对于中国的问题是:如何平稳度过这个转型期?这既需要构筑新型的大国关系,也需要构筑新型的周边关系。 张洁则认为,2013年中国周边关系会面临三个挑战:中美政府换届后的试探期、海上争端以及中南半岛的挑战。后者是美国两洋战略的关键点,缅甸更是具有战略支点的意义。 在本组报道中,读者还可以看到外交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对于中国周边环境的阐述(张志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尚在外交部任职)。当然,其中相当部分分析了美国在中国周边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张志军说:“只有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得到维护,和平发展道路才能走得稳。中国是讲原则、讲道理的,同时也是有底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