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在即,南沙、前海、横琴等各个片区的筹备工作也在加快推进,这三个片区未来如何错位发展备受社会关注。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表示,横琴将依托粤澳深度合作,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发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新高地的作用。
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横琴过去在两地的合作尤其是产业合作模式上进行了许多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五种合作模式:以澳门大学新校区为代表“一岛两制”模式、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代表的“横琴出地,澳门出资”模式、以励骏友谊广场为代表的“横琴引导,澳门中小企联合投资”模式、以红旗村商业步行街为代表的“横琴规划,港澳特色”模式、以长隆为代表的“横琴度假、澳门游客”模式。这些新模式很好地促进了两地的深度合作。
合作模式的创新为横琴与澳门的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今,横琴又迎来了建设自贸区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拓展了两地合作模式创新的空间。依托原有的合作基础,横琴未来要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新高地,还要进一步明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点任务,以便出台针对性的政策。
笔者认为,针对两地合作实际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横琴下一步着力的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政策规划的统筹协调。横琴与澳门跨界合作机制和直接沟通渠道还需要继续完善,争取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口岸通关、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方面共同研究与编制专项规划,统筹具体合作项目,共建国际都会区。
二是促进“产官学民”沟通。客观而言,目前外界对横琴的开发情况和政策优惠存在不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因此要通过媒体、论坛、网络信息平台、提高宣传专业性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澳门“产官学民”各界的沟通与宣传。
三是人车通关便利化,这是当前制约横琴促进澳门多元发展的核心问题,要积极推进签证便利化、通关便利化,并探索车辆自由行的制度,最终实现人车通关便利化。
四是自贸区的建设,横琴应采用“高度开放、国际标准、横琴实际、优势互补、逐步推进、底线思维”制定横琴版“负面清单”管理办法,率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
五是旅游休闲养生产业的合作。这是两地产业合作的重点,横琴要充分抓住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契机,重点发展生态健康的多元特色旅游、配套发展休闲龙头产业、打造“免税岛”、完善产业支撑体系,与澳门共建世界级旅游休闲中心。
六是在会展商贸战略分工上探索“前会后展、一展两地、区域联动”的合作,实现“会议在澳、商谈在澳,展览在横、配套在横”。针对澳门会展业买家卖家两头在外,引入“区域联动”模式,引导粤澳建立会展协会或联盟,制订区域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粤澳会展业的交流,共同编制会展业资讯,协调展会档期,推动联合办展和差异化办展。
七是在文化创意、金融服务与专业服务的合作。比如“文化展览”利用保税区政策发展国际文化和时尚展览,带动文化拍卖、文化经纪和金融。金融方面,结合人民币国际化与市场化在横琴先行先试,发挥澳门与葡语国家和欧盟经贸关系紧密的优势,发展“个人旅游贷款、跨境保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业务。
八是进一步加强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合作。比如可以依托澳门葡语体系优势在横琴举办中巴论坛打造中国与巴西合作平台,重点关注两国经济与贸易、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金融和能源合作以及文化教育这5个领域的深层次合作,同时举办基础设施论坛推动中国基础设施工程和设备“走出去”,向更多的葡语系国家推广。
笔者认为,围绕上述重点任务,依托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横琴可以分别从服务贸易、政府部门管理、粤澳规划、产业社区管理和通关部门协调五个方面出台更多建设性措施。相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创新,横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一定会大有可为,形成横琴自贸区的独特特色,打造成探索粤港澳紧密合作的示范区。
(作者张光南系大公财经特约评论员,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中央电视台、南方日报、文汇报、澳门日报特约评论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