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下跌将打击产油国 刺激欧洲中国经济

  央视财经讯 在过去的18个月里,国际油价已暴跌了近75%。纽约交易所2016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28.46美元,这个价格已经击穿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30美元的底部。据悉,高盛、花旗和美银美林等机构均预测国际油价未来或跌至每桶20美元的水平。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油价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目前石油供应与库存已膨胀至接近创纪录水平。国际能源署警告,这个世界正“溺死”在汨汨流出的石油中,同时疲软的需求未能跟得上全球最大产油国们肆无忌惮增加产出的步伐。近日伊朗被解除制裁更加重了全球原油产能过剩,这个石油“产能大国“重返油市后立即宣布将每日原油产出增加50万桶。然而尽管油价大幅下跌,包括欧佩克在内,美国、俄罗斯等石油产出大国都拒绝减产,使得石油市场上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

  油价降 几家欢喜几家愁

  “如何伊朗、沙特控制产量,俄罗斯也答应控制,才会对油价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英国WPP集团首席执行官苏铭天说,“但目前油价持续下降,这相当于对消费者的一种减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

  国际能源署在19号发布的报告中也认为,今年油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然而油价下跌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消费者和企业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石油,但是对部分石油出口国来说,油价下跌给国家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称,2016年如果国际油价维持在30美元左右,中东将会损失本地GDP的20%,俄罗斯将损失本国GDP的10%,“与此同时,对于欧洲、中国以及印度而言,却是对经济的刺激。”

责任编辑:李耀威 DF002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