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成本”降库存
轰轰烈烈从私人煤老板手里整顿来的煤矿遭遇市场寒冬,国有煤企不得不“割肉”卖煤。
今年6月份,随着煤炭两巨头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相继下调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至580元/吨左右,大同煤业、伊泰B股等企业追风下调,进而引发行业内一轮连锁反应。截至7月3日,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评报价跌破600元/吨至596元/吨,已接近四五年前的价格水平;而在去年,这一价格还维持在800元/吨左右。
在业内看来,神华、中煤的状况还算好的,毕竟生产成本在同行业企业中还算低的。据了解,动力煤方面,行业平均原煤生产成本约为100元/吨左右,而神华则约为60元/吨左右。
那些中小规模的煤矿就没这么幸运了。在襄垣县从事煤炭代销的小张告诉记者,襄垣县区域5000大卡热量动力煤,其售价在400元到500元/吨,行业平均原煤生产成本100元/吨,煤矿销售时每吨还要付出110元左右:增值税票(煤价的17%)、总销票(20元/吨)、基金票(价格调节基金,最高为30元/吨)。而汾渭能源公司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外,还有洗选费用、运输费用等成本。
如此算来,现在的煤炭价格已经是按成本价出售了。但煤企已经顾不上这些了,有些煤矿为了能赚点利润,甚至会在高热量煤里掺一些次煤,这样对热量影响不大,但是每吨可以多赚一点。
实际上,这种做法在港口电厂也是通行的,上海一贸易商表示,现在5500大卡动力煤很难卖出去,开始转做4800到4500大卡动力煤,他说这是因为很多电厂进口海外高热量煤,再买一些国内低热量煤掺着烧,降低成本。
严峻的市场形势让煤炭开始出现停产、减产现象。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2.8%,其中5月份下降6.3%。
中国行业咨询网显示,主要产煤省区的减产集中在地方乡镇煤矿,1-5月份,内蒙古乡镇煤矿原煤产量同比减少11188万吨,大幅下降58.3%;1-4月份,山西省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同比减少750万吨,下降8.5%。
中国行业咨询网分析师认为,地方煤矿原煤产量下降一定程度上是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的结果,但也与其资源成本较高、市场销售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较低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