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蒜大鳄
炒作利润惊人
“去年外地炒家亏了不少,但亏得更多的是金乡本地炒家。”金聚缘蒜业经理闫启山告诉记者,金乡本地炒家往往都是几十吨、上百吨的炒作,资金量不大,都是看到市场行情起来以后跟风买入的,买入价格普遍都高,最终亏损严重。
“而且,去年部分外地炒家提着钱到金乡后,看到价格偏高,没有下手进场。到是去年本地人参与炒作的多,由于很多人都是把全部身家都放在里面炒,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抛售,但越是这样价格跌得越快,没舍得‘割肉’的炒家损失都很严重。”闫启山的话几乎跟说炒股票没什么两样。
多家中间商告诉记者,今年价格这样低,与本地人去年资金亏损大,今年不敢再参与炒作有关。
然而,今年如此低的价格,却吸引来了新一拨的外地炒家。
上证报记者扮作买蒜人,在市场的中间商那里认识了几个外地来的炒家。 今年的炒家可以分为两类:已经下手的和还在观望的。来自河北邢台的炒家老纪是属于已经下手买进的。老纪今年50出头的样子,外表看上去像一个穿着干净的农村老头,完全看不出是身价上千万的专门炒作农产品的“职业炒家”。他告诉记者,他老家河北邢台当年是种植辣椒的,他是靠倒腾辣椒起家的。这些年他辣椒、绿豆、金银花等等都炒过。他最新的战绩是在重庆炒金银花,40元一斤的金银花收购数十吨,最后75元卖掉。
“金乡我是第一次来,也是第一次炒大蒜。蒜农的成本价在1.5元每斤左右,我觉得现在一元一斤的大蒜风险不高,所以我从7月初就开始买了。现在已经收了1000吨了,如果价格再跌,我会继续收购。”老纪告诉记者,今年的这个价格即使亏也亏不了多少。
来自浙江宁波的刘老板更是一位大鳄级炒家,他在宁波当地一家企业做财务总监。他今年的已经吃进了3000吨的大蒜。他自己很忙,准备收购好后封库走人,等着价格合适了再过来卖掉。记者问他,收购这么多不担心跌吗?他说:“这个就看你自己的判断了。这个价位你觉得没问题,你就买进。万一赔了,你也得认。做生意嘛,肯定是有赚也可能赔。”
来自福建莆田的李老板也是一位农产品的职业炒家,但他属于观望派。他告诉记者,他是种植金针菇茶树菇起家的,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农产品市场到处跑,寻找赚钱机会。由于在当地有点名气,他现在还帮莆田一些名企老板代为操盘炒作农产品。
“金乡我也是第一次来。第一次接触大蒜总得小心一点,今年价格跌得太厉害,是不是会马上反弹,我还没有看准,现在还没开始收购。”李老板告诉记者,他在市场里已经逛了好几天,每天都在数市场里进出的车辆,只有心里有底了,才会下手。“我如果下手,收购量不会少于5000吨。”
市场里409号中间商李顺告诉记者,现在至少有20多个大炒家手持大量现金在观望,希望价格再下来点就下手。但是每年大蒜入库最佳时间在7月20日左右,收购量大的炒家必须很快下手才行,因为到8月初,就收不到品质好的大蒜了。
“今年的下手的大炒家得手的可能性很大。即使下半年大蒜价格涨到1.5元,那他们的利润也有50%。一个炒家的利润,可能就比几千户蒜农的收入还高。”做了十几年蒜生意的李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