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财经 > 宏观经济 > 事件剖析 > 正文

热闻

  • 图片

内地赌客“逆袭”港澳

过去一些“潜水”的赌客也开始慢慢回到贵宾厅,进一步推动了澳门赌场的业务增长。

  内地赌客“逆袭”港澳 香港赛马投注额逆势创新高

  远超拉斯维加斯;澳门博彩业亦出现回暖

  “现在马会都很欢迎讲普通话的人。”兰冰(化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对于曾在香港马会工作的他而言,香港跑马收入创新高背后的内地玩家贡献不用计算已然明了。

  938亿港元(约合120亿美元),这是本财年香港赛马的投注额。根据本报记者查询的数据,这一金额已经超过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所在的内华达州所有赌场的收入。

  对于早已超过拉斯维加斯博彩收入的澳门而言,同样享受着博彩业的回暖。本报此前报道,去年底以来,在中央发力反腐、改进官员作风的背景下,澳门赌场业务一度承压。但6月份回升的数据证明,这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跑马地喧嚣

  赛马也要放暑假,7月10日起,香港赛马进入为期两个月的赛季休整。香港赛马会(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的2012~2013财年,香港赛马获得投注额超过938亿港元,同比上升9%,超越1996~1997年度的金额创造历史新高。

  本报记者查询拉斯维加斯所在的内华达州官方数据发现,2012年6月1日~2013年5月31日,当地所有应税收入大约为101.3亿美元,增幅仅为2.29%。

  美国拉斯维加斯“世界第一赌城”的名号早已是过时警匪片的情节,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数字显示,在2006年超过前者后,2012年澳门博彩收入已是拉斯维加斯的7倍。前者为2953亿港元,后者为50亿美元(约合388亿港元)。

  如今需要关注的是,香港是如何把那些潜在客户“劝下”澳门轮渡的。

  走出铜锣湾地铁A出口,不远处便是跑马地马场,就在不久前,这里还充斥着普通话、广东话和内地各色方言,赛马冲线一刻,有胜利者的放声大笑,也有失败者的垂头丧气,而不少来自内地的玩家则多数都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在比赛结束后还依然有说有笑地坐在原位,依依不舍。

  曾经参与赌马的黄姓内地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两年前就已经有很多赌马的内地人了,有很多还是特地跑来香港赌马的。”

  “赛马会开设在上水、粉岭(离深圳较近的两个地区)投注站的投注额是很惊人的。”兰冰说,“打个比方吧,一个上水站的投注额相当于两个旺角。”

  2004年新赛季起,香港允许非本地人士投注赛马,只要持有香港银行户口,并出示有效身份证明档案及地址证明,便可开设投注户口。这意味着内地游客不用再“投亲靠友”跨境下注。

  据兰冰称,赛马会在赛马比赛中充当的是中介商角色,与澳门赌场性质类似,所有马匹、骑师、场地等都是由赛马会来提供,而玩家想要赌马,就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而这部分“手续费”也是赛马会稳定收入来源。不过稳定收入的背后,也意味着高额的税项。根据赛马会2011~2012年财报,赛马会博彩收入140.02亿港元,这其中有101.59亿港元是用来缴纳赛马博彩税,令赛马的净利润率只有27%。

  • 责任编辑:夏天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数码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