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湘鄂情取消包厢费、全聚德增加自助餐、多地五星级酒店开卖盒饭之后,原本就和大众消费走得近的旅行社也遇到了麻烦:占业务量相当比重的公务订单忽然少了很多。
“今年暑期旅游的启动比哪一年都早。”5月黄金旅游期还未过去,多家旅行社就开始抢占暑期市场了,旅行社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了无奈。
杨蓉原本和老公都在北京从事建筑业,前两年开始接待从四川老家到北京旅游的公务团,负责对接北京各大旅游景点,生意还算红火。“一年下来赚个五六万元,比搞建筑轻松多了。”杨蓉话锋一转说,但今年5月份就要过去了,至今还未接到一个公务单,“以前联系的单位都表示现在不敢以公务旅游的名义出来玩了。”
凭借在四川老家县城的良好资源,杨蓉的弟弟在当地成立了惟一一家旅行社,独揽各乡镇以及县里各局的旅游生意。按照此前的行情,她所在的县共计31个乡镇,每个乡镇上百人,一年两次旅游,南方到海南、昆明、桂林等地,北方到北京及周边地区,每人都有三五千元的公务旅游套餐费用,落到旅行社手里的颇为丰厚。
据杨蓉介绍,现在公务订单锐减,只能铆足了劲争取散客。与此类似,自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的旅行社将主要的精力、资源和力量均放在了对散客的争夺上。
本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去年年底正值厉行节俭的风口浪尖上,很多单位低调地取消了年底集体出游,这一状况顺延至今。在北京,许多事业单位在会议旅游上也“不敢花钱”了。
记者咨询怀柔、密云的多家会所了解到,自去年年底以来,企业去开会的数量大幅减少。“好几个月没接过大团了,现在的住宿价格打5至8折,预订会议室的价格也降了不少。”密云县云湖度假村一位女经理说,“生意特别清淡,经常好几幢住宿楼都空着。”据她介绍,周边原本专供机关、大型企业开会用餐的几个山庄,现在也都转为接待散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