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
专栏
|
访谈
|
滚动
新闻客户端
|
繁体
邓小平为“中国公司”贡献几何?
2014-08-24 10:29:59 | 来源:大公财经 编辑:张照龙
评论
幻灯
原图
分享
loading...
千万别找这5类“问题”明星作代言
左
右
在TMT领域摸爬滚打的美女创业者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举报投诉须知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京ICP备1304934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014号
Copyright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
X
图集已浏览完毕!
评论
分享
图片中心
重新浏览
下一图集
推荐内容
李健仁的“如花”人生
24岁奥斯卡影后詹妮弗劳伦斯60张裸照外泄
都市白领为变“女汉子”爱上格斗
钟丽缇昔日大尺度SM照曝光 手拿皮鞭开腿露臀
X 关闭
var datas={'title':'邓小平为“中国公司”贡献几何?','imgs':[{'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6318.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6318.gif','info_txt':' 大公财经综合 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不禁让人们怀念起了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丰功伟绩。有人这样形容邓小平,说中国是个大公司,邓小平则是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董事长”。 那么,他是如何掌舵扬帆,改变“中国公司”所处的环境、明确“中国公司”的前途使命并且全面再造了“中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这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便是邓氏为“公司”留下的最大财富。','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5416.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5416.gif','info_txt':' 1.借鉴其他“公司”的成功之道 1978年,邓小平以急切的脚步走出国门。74岁的邓小平在这一年参观学习了七个“大公司”,“中国公司”有12位副总经理、副部门经理等领导层先后20次出访51个“公司”,既有周边“公司”,也有东欧同质化的“公司”,还有“公司”以前从无来往的西方“公司”。','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6292.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6292.gif','info_txt':' 邓氏作为董事长表现出的战略坚定、务实善变和良好的全局控制能力。也让很多国外领导人印象深刻,1978 年 11 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第一次见到来访的邓小平,他在回忆录中写道:“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 5 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虽已年届 74 岁,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8164.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8164.gif','info_txt':' 35 年后,美国作家傅高义在《邓小平时代》一书中仍然维持了类似的评论:“邓小平的所有作为都由这样的深刻信念指引:利用世界上最现代化的科学和技术实践以及最有效的管理技巧将为中国带来最伟大的进步;将这些实践和技巧嫁接到中国体制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纷扰都是可控的,并且对中国人民整体而言是值得的。”','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6308.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6308.gif','info_txt':' 2.重构公司愿景 当时中国公司的状况整个就是一个陷入绝境的大型亏损企业,财务赤字、产业老化、劳动效率低下、市场环境极度恶劣。毛氏时期的公司,“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专政”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理想主义战略目标,完全忽视量化考核的必要性。邓氏在出去学习了一圈,看了其他“公司”的先进经验,邓小平回来重构了“公司愿景”。','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7756.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7756.gif','info_txt':' 而邓氏则让愿景重新回到了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面,他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尤其是在 1984 年,他公开肯定了深圳人提出两个福特主义式的主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而彻底告别了毛泽东式的理想主义,让之后的“中国公司”具备了强烈的世俗、务实特性。','t_x':'55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4934.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4934.gif','info_txt':' 3.拓宽部门权限,提升内部创业氛围 在长达二十年的治理期内,邓小平并没有对重大的经济政策,譬如粮食问题、企业管理问题、产业转型问题乃至金融问题,提出过多么睿智、专业的建议,相反,他很少涉及于此,作为“董事长”,他与另外一位“董事会成员”陈云相比,在经济问题上的专业能力似乎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邓小平在愿景上的鲜明立场无疑更为开放和市场化,这是他最了不起和迄今被人们纪念的地方。','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7703.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7703.gif','info_txt':' 在他的治理期内,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创新,都是“地方公司”擅自试验的结果,小岗村搞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蛇口搞出了“土地置换、吸引外资”、顺德搞出了“三来一补”、温州搞出了“股份合作制”、天津搞出了“开发区模式”。此类等等,在当年均为“大逆不道”,邓小平在“董事会”层面上力排众议,宣称“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错了不要紧,重头再来过”,而那些地方性试点一旦获得突破性进展后,他又迅速地将之提升为“全集团战略”。','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8173.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8173.gif','info_txt':' 4.坚定原则,放而不乱 “集团公司”层面唯一坚定的两个原则是,第一,消费品物价不能失控,第二,“董事会”的产生机制不能失控,关于后者,便有了“稳定压倒一切”的提法。作为一位“董事长”,邓小平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全面再造了“中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意义上,他无疑是称职的和成功的。','t_x':'500','t_y':'361',},{'true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20140824104549574.gif','temp_src':'http://images.takungpao.com/2014/0824/thumb_108_90_20140824104549574.gif','info_txt':' 十七年过去了,2014 年的今天,8 月 22 日,是邓小平诞辰 110 岁的纪念日,他的“公司改革”故事已经做成十八集纪录片在中央台播出。如今新任“董事长”所面临的又是另一番局面,“中国公司”的环境、使命和核心竞争力都有些许变化,不变的是改革的主题。','t_x':'500','t_y':'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