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煤制天然气每立方米的成本是2元,而煤制天然气进入管网的价格仅1.5元。不过,这明显亏损的买卖却难挡各方的投资热情。
据悉,目前国内在建、拟建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总产能超过1600亿立方米,预计投资规模上千亿元,并且其中大部分资金要靠融资解决。
众企业大规模地押宝天然气,无疑是赌天然气大幅提价。然而,一旦天然气没有大幅提价,煤制气项目要么亏损,要么闲置;最终可能会导致煤制天然气项目拖累企业盈利,带来多重连锁反应。
押宝天然气大幅涨价
煤制天然气是煤化工的一种,就是以煤为原料,经过气化工艺来制造合成天然气。
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从中亚进口管道天然气价格约为3.4元/立方米,进口液化天然气均价约为2.52元/立方米。而目前国内的终端价格则远远低于进口天然气成本。
无疑,从现状来看,天然气涨价的空间很大。于是,在企业看来,预期内的天然气提价和未来合理的天然气价格可能会使煤制天然气成为经济效益不错的生意。
除了企业外,研究机构也对天然气涨价有强烈的预期。日前,最近一次天然气提价,全国天然气平均门站价格由每立方米1.69元提高到每立方米1.95元。研究机构似乎嗅到了更强烈价改的气息,对煤制天然气项目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国海证券、民生证券、齐鲁证券等多家券商在研究报告中表示,“对煤制天然气的经济前景持相对乐观态度。”
目前,多家大型煤电企业也已纷纷上马了煤制天然气项目。据悉,大唐发电正在建设克旗煤制天然气项目,神华集团也在建设鄂尔多斯煤制气项目。对于涨价预期,大唐发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煤制天然气价格现在还没有确定。不过预计政府确定煤制气价格肯定会参考制气成本。”中国神华则表示,目前该项目还在集团内,不属于上市公司。
当然,企业热衷发展煤制气,也与客观环境有关。一方面,内蒙、新疆等地煤资源丰富,价格便宜,但是运输不便,从经济效益上看,输送气的成本要比煤便宜得多;此外,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煤化工是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国内天然气供需不平衡。预计2015年我国天然气的需求缺口将由2012年400亿立方米扩大至75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另外,煤制天然气项目也被认为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举措之一。
不过,对于企业纷纷上马煤制气,一位业内人士则分析称,“有些企业的目标是挖煤的利润。”他认为,煤制天然气项目必须要有煤矿,有一些企业以煤制气项目为幌子,圈煤炭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