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在一位大同当地业内人士看来,原来都是人家求着卖煤,现在(煤炭)不景气了,同煤也该转转态度了。
据记者了解,2012年,同煤集团的销售目标为2亿吨,而实际完成情况仅在1.73亿吨。
就在一个月之前的3月29日,同煤集团召开2013年经营工作会议,“抓销售”更是位居安全生产之前,被列为集团2013年的首要任务。即便如此,同煤的销售状况亦不乐观。“煤炭市场不好,他们都在外面跑销售呢,待在家里哪能卖出东西?”一位同煤集团中层向记者称,现在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在外面,集团要求主事的都要到外面跑销售。
“同煤主要客户是火电企业,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像浙江的北仑电厂,都是从我们这进煤。”同煤集团新闻处主任李德忠向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同煤集团通过大秦铁路转运的下水煤运量,出现了暂时下滑。
5月7日下午,同煤集团煤峪口矿运销科一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透露:“最近两天,到秦皇岛的车少,大多是零担用户”。他所说的“这两天”,已经持续至少一周时间,“和大秦线检修关系不大,主要是买煤的少。”
李德忠曾向记者表示,在同煤集团的销售构成中,下水煤居多,同时包括直达电厂的直达煤。
有同煤集团人士表示,今年长协签订量大约为6000万吨以上,下水煤占长协总量的80%,直达电煤占长协总量的20%。
在大同市煤炭贸易商李华看来,大同地区煤炭以优质动力煤为主,发往秦皇岛车辆减少,对于以下水煤占绝对比例的同煤集团而言,有些不寻常,直接反映出进口煤对国内煤企的冲击。
事实上,煤炭作为重要的资源性产品,鼓励进口是中国做出的战略选择,2008年中国取消了煤炭的进口关税,目前仅收取增值税和港口费用。
作为电企代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非常鼓励电企使用低价进口煤,其在2月末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应该“利用好国际市场煤炭相对宽松的环境,进一步扩大煤炭进口,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平抑国内电煤市场价格”。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进口动力煤占沿海煤炭调入量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6.8%增长到2011年的21.7%,去年达到27.8%,今年这个比例更是有望达到33%左右。
“有进口煤挡在面前,现在电煤价格谈判非常困难,一些电厂根本就不急于达成合同,煤炭企业日子相当难过。”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表示。
同煤集团运销总公司进口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称:“从国家层面上讲,也没有打压煤炭进口,说明国家想要企业自我平衡。”“往年是在国家指导下签订合同,签长协合同,原来还是市场煤、计划电,肯定是煤走俏的时候。”上述同煤集团中层人士表示,“市场是来回转的,不是永远不变。”
在李朝林看来,相对于国内当前煤炭市场不景气的现状,同煤等生产企业的困境,亦是煤、电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
煤企议价权沦陷
进口煤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冲击,尚未找到解决之道,同时,国内煤企又不得不面对下游用煤企业的 “围剿”。而随着煤电供求关系的逆转,此前一向强势的煤企,却不得不在与用煤企业的谈判中放低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