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记者与他对话的当口,3辆载着铁粉的卡车停在了物流中心的大门前。一位司机向记者表示,“这段时间拉不上,之前一直拉的是煤炭。”
煤炭市场疲软,“拉不上货”成了这些司机对于市场低迷的直观描述,更多的卡车被闲置。
山西大同当地一家煤炭运销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现在这种运输卡车,新车的话需要近40万元的价格,但是现在你只用9万元左右就能买一辆八成新的车。”
大同煤炭产能冲动背后:煤价下跌100元地方财收减一半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彭斐 山西摄影报道
仰赖煤炭资源吃了 “十年饱饭”的山西大同,目前面临“断炊”危机。
在业内人士眼中,近段时间煤价“断崖式”的下滑,让挣扎在煤炭和转型两难中的大同,有了与过去路径彻底分割的决心,转型之势迫切。
然而,大同随后进行的煤炭资源整合,以及被各方看好的“煤电一体化”,却因煤炭产能的持续释放等因素而让转型前景并不明朗。
黄金十年落幕 大同酝酿转型/
在去矿区的路上,王亦彬 (化名)悻悻地说,“这几年如果再弄煤,用大同话来说就是,‘作死’。”他瞟了一眼两旁灰暗陈旧的楼房,将最后两个字重重说出。
他自幼在煤矿矿区长大,后在山西煤炭进出口公司大同分公司工作多年,如今每个月拿着三四百元的工资,对这些年来的煤炭行情颇为了解。
王亦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那些年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只要胆子大的都发了,稳赚不赔,可现在煤价下滑严重,还不如内蒙煤有市场。”
一直以来,大同地区的动力煤颇受市场热捧,只因其具有发热量高、硫分低、灰分低的特点,而且充分燃烧后的粉末中碱性成分含量较低。
高品质的煤,价格也高。王亦彬说,过去10年间,煤炭集运站的赚钱策略之一,是将质量差的煤拉来,与大同煤炭进行混装出售。
按照他的说法,此般 “腾挪周转”一度保证了集运站的兴隆,但是现在下游整体需求疲软,类似的方式也基本停止,当地以煤为生的商人去了内蒙古东胜等地。
煤市萧条之下,让一个新的行当得以复活——引车,这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在大同出现过的行当,现如今由于需求的“饥渴”再度出现。
王亦彬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你给煤矿引荐去一个车,煤矿就可以返给你50元,现在内蒙东胜地区也有类似情况,主要是因为煤炭销售太难。”
煤电格局的逆转,似乎发生在一夜间。在煤炭产能持续释放,需求委顿的情势下,昔日的“电找煤”变身为当下的“煤找电”,需求方占据了主导位置。
对此,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利波去年底就撰文指出,当前煤炭市场风云骤变,煤价出现了“断壁式”、“雪崩式”下滑,有些地方煤价狂泻2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