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余年间,这家煤炭集运站有着辉煌的过往:可以用两小时装一列万吨列车,年发运大同侏罗纪优质动力煤超千万吨。
伴随着煤炭行业的整体低迷,这样的场景早已不复,这些处在大秦线源头上的 “毛细血管”梗塞已久,分外萧条。
与此同时,被形象地喻为北京“锅炉房”的山西大同,通过大秦线体现本地热源禀赋的历史正在改写,“煤乡”未来的出路也早在探寻中。
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已在业内逐渐形成共识,曾经依附于 “煤链”之上的集运站、发煤站、物流公司甚而一座城市,正在经历着并不华丽的转身。
冷清的集运站/
往前二十年,大秦线头顶着“世界重载第一线”的名头,从晋北的山坳间奔突出来,一路经过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直达著名港口城市——秦皇岛。
这条横贯653公里的线路,是目前世界上运输能力最大的专业煤炭运输线路,依托万吨级装车站点和中国最大的煤炭接卸港,伴随着煤炭价格的一路高企,这条运煤专线也走上了自己的黄金十年。可风水轮流转,在十年后的今天,大秦线熙来攘往的曾经已然不复。
在这条线的源头,是一张由各条支线共同织成的煤炭运输网,每条支线的始端,诸如落里湾一样的集运站或者发煤站成为煤炭动脉“输血”的起点。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当下这样的“输血”多少显得勉为其难,落里湾集运站早已歇业许久,而且它并不是特例。
距离落里湾集运站不远的大南煤站如今已是破败不堪,门口集运站的牌子甚至已经很难辨清字体,其涉及的7个货运站台已空空如也。
始建于1991年3月的大南煤站,全称为山西能源产业集团公司大同南郊集运站,该站也是大秦线第一站,位于大同优质煤两大干线及云岗沟、口泉沟的交汇区。
该站一位调度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自5月份以来,集运站就没在接货,一方面与煤矿更换设备有关,但更多是因有煤卖不出去。”
希望寄托在了5月15日,“大南煤站将会重新接煤”,对于具体接货量,上述调度人员并不知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以现在的煤炭销售来看,很难有以前的那种热度”。
此前,大南煤站可以形成年发运200万吨的能力,其经销的煤主要运往秦皇岛沿海港口城市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曾经的“标准示范线”。
今昔相较有着云泥之别,根据大同当地多位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说法,现在大多数集运站以及发煤站都已经进入了“暂时性歇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