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财经 > 公司产业 > 产经要闻 > 正文

热闻

  • 图片

煤价告别黄金十年 国家能源局“救市”

相关公开数据显示,在兼并重组整合中,同煤集团将山西省内大同、朔州、忻州、临汾、运城等地78座煤矿整合成30座。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经历了黄金十年的煤炭行业,似乎在一夜之间入冬,回到了10年前的起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炭价格每况愈下,已引来国家相关部门出手“救市”。

  煤炭行业到底陷入了怎样的低谷?又是什么原因让该行业曾经的光环不再?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沿着中国最重要的煤炭运输大动脉——大秦铁路一路调查,深入山西大同调研煤企及其下游企业,试图找到答案。

  大秦铁路发货量减半

  从煤炭运输这一侧面,就能管窥整个行业的萧条。

  大秦铁路,这条担负着中国五大电网、350多家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6000多家企业及十几个省份生产和民用煤运输任务,承担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近1/5的铁路专线,伴随着煤炭价格陷入低谷,也走完了自己的黄金十年。去年以来,大秦铁路集运站、发煤站暂时歇业,发货量降低一半。

  大秦铁路的一头连着“中国煤都”大同,另一头连着中国最大能源输出港秦皇岛。

  几十年来,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动力煤生产基地,大同的煤炭生产量、出口量、外销量在全国煤炭城市中一直名列前茅,其在全国能源基地格局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这个因煤而起的城市,目前却笼罩在行业性的寒潮中。当地最重要的企业——大同煤矿集团,其职工工资的发放要靠银行贷款,“卖煤”已成为公司今年的首要任务。

  秦皇岛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而4月6日,该港锚地船舶仅26艘,低于平均水平近一半,达到了3年以来的最低点。从秦皇岛港外运的海运价格则比2012年同期低5%左右,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高库存压港已成为常态。

  上市煤企盈利变亏损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位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国家能源局近期下发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其中规定,从国外进口的煤炭热值不得低于4544大卡/千克,灰分不超过25%,含硫量不超过1%,并对进口商设定准入门槛。他估计,《办法》正式出台后,25%左右的煤炭进口量将被挡在国门之外。

1 2 3 4 5 6 7 8 9 10 ..22 下一页
  • 责任编辑:绿源

人参与 条评论

微博关注:

大公网

  • 打印

地方频道

更多
参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