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由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委拟定的,全国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很快就要出台,届时交通运输部将举办新闻发布会。
参与《办法》制定研讨会的知情人士透露,《办法》对参与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下称专车)运营的公司、车辆、司机做出新要求。车辆、平台公司需要获得道路运输许可证,专车司机需要获得上岗证。车辆还需要获得营运证,私家车需要把车辆属性变更为营运车辆。
从年初起,专车合法化问题各方一直在讨论,但一直没有定论,随着杭州发布出租车行业改革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人们对全国性出租车行业改革文件的期盼情绪也随之升高,各方消息都在传递着私家车参与运营专车或将迎来“转正”的机会,但结合此次界面新闻及此前其他媒体的报道可见,这个机会的门槛似乎并不低。
从新闻中所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车辆还需要获得营运证,私家车需要把车辆属性变更为营运车辆”,这意味着私家车的属性由非营运车辆变为营运车辆,报废年限由无年限限制变为八年。
仅这一条规定就足以让很多私家车主主动退出专车业务。
如果说全国性《办法》规定还尚待证实,那么已经出台的杭州《意见稿》则已可代表当地对待传统出租车与新兴互联网专车的态度。
据悉,上述杭州《意见稿》方案包括:放开出租车总量和价格管控;取消挂靠、买断、半买断的费用,取消经营权使用费,切实改善出租车司机的待遇……这个方案被很多人认为是出租车行业的破冰举措,是面对互联网专车冲击下的主动出击。
但笔者认为,该措施依然是站在保护出租车的角度,将专车推到了对立面。
专车合法化的最核心问题在于私家车参与运营与当前的交通法规存在冲突,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今年3月份两会期间曾表态,永远不允许私家车进行专车运营。
但专车在消费者中受欢迎的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它的便利、舒适和优惠,让曾经饱受传统出租车拒载、打不到车困扰的乘客,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务。
专车也是分享经济模式的代表行业。分享经济模式有人总结为:让你的闲置为别人创造价值,从而为你自己带来回报,该模式被认为将会是未来主流的商业模式。国外的Uber,Airbnb,国内的滴滴出行、途家等,都这这一新兴商业模式的代表企业。
新事物总会与旧规定有所冲突,在平衡各方利益、新旧平稳过渡的时候,如果只看到了新事物对传统行业的冲击,进而去不断保护传统行业,那么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拥抱互联网+就永远只是空话。
在9月9日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国家总理李克强在致辞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称双创)是发展分享经济的重要推手。关于双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此表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专车作为新兴商业模式的代表,如果科学、公平的对待它,对其它分享经济模式行业也将有极大的示范作用,何时让法规为新事物服务,而不是刻舟求剑去用旧眼光丈量新事物,才能真正激发起中国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文/简静)
【大公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