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余永定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需有清晰的路线图,循序渐进地按次序进行。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如何处理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次序,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与路径是否有迹可循,成为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 余永定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直到2009年开始提上议程,可能来自中国决策层的四重考虑:首先,降低汇率风险;其次,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其中多数是美国国债,为防御美元资产贬值;第三,在贸易投资中使用本币能减少交易费用;第四,将上海建立成国际金融中心。 “如果不分次序进行改革,就无法实现这些目标。”余永定说。在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增长模式不可持续、存在资产泡沫和流动性过剩等前提下,开放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并不能实现上述目标。 资本绝对自由流动、货币完全自由可兑换,已经被证明并非最优选择,他说。“包括IMF等机构在内,全世界都在重新审视资本管理的目标和方式,我们同样需要谨慎,以防万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