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跃廷:助推跨境电商发展应尽快完善商检通道

  大公财经4月24日北京报道(记者 喻春来)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是全面开花的一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4.2万亿,同比增长33.3%。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专家咨询委组长柴跃廷在2015年亿邦跨境电子商务峰会上表示,真正适应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方便、快捷、低成本通关通道、商检通道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将是下一步国家在跨境电商政策上的着力点。

  “目前跨境电商发展得风风火火,市场需求旺盛,企业都试图做跨境电商,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从国务院到海关、税务、商检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是目前的基本现状。”柴跃廷说道。

  据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约4.2万亿,同比增长33.3%,其中进口占比约14.6%。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诱惑,一向嗅觉敏锐的互联网企业已跑步入场。目前,包括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唯品会等互联网企业均已纷纷上线跨境电商业务。

  柴跃廷认为,现在跨境电商企业都有一些困惑和期待。困惑各平台都是小卖家小买家,期待大卖家大买家通过跨境平台交易的很少。原因在于跨境交易还需要通关、商检、配缴税,这些平台并没有给交易带来方便和快捷。

  据商务部公布的全球贸易格局报告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将超3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业内普遍认为,跨境电商市场会继续得到政策支持,即将迎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事实上,此前杭州跨境电商试验区已得到国务院批复,并计划出台多项促进市场发展的政策,而上海等多地自贸区的先后挂牌,也将在政策上逐步为跨境电商业务松绑。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国务院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管理系统和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为宽松、便捷的发展环境,取得经验后,逐步扩大综合试点范围。

  柴跃廷说,跨境电商要通关、商检、配缴税,必须要有企业基本信息、定单和发票信息。下一步政策着力点首先要针对自动采集、管理、维护、传输跨境电商的基础信息建立相关管理资质;其次,逐步建立海关、商品检验、外汇和税务机构相关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跨境贸易一定要适应外国的政策和制度,柴跃廷称,应尽快启动中国和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的多变和双边谈判,以建立起网络化快捷渠道,尽快实行单边放行、单边检验检疫。

  在进口环节上,柴跃廷透露,针对蚂蚁搬家的现象现有政策措施和技术手段还没有完全到位,相对出口而言,国家地进口的限制较多。未来进口所有政策措施一定鼓励方向发展,增加进口品类,引进更多国外厂家到国内平台上进行贸易。

责任编辑:李岩

热闻

  • 图片

大公出品

大公视觉

大公热度